
雨天,一对夫妻街头售卖土特产
南屏街,一个超短裙美女撑伞而行
三个人撑一把伞,是多么温馨啊
母亲带着两个孩子雨中前行
三个短裙美女与一个小女孩相遇的一瞬间
下雨了,赶紧找个地方躲雨
母亲为孩子们打伞,这就是爱
用塑料袋躲雨,这也是智慧,一种风景
雨连续下了一个月,昆明把夏天,过成了秋天。不过,雨季来临,昆明就有了谈资。
“一雨成冬”,是昆明气候的一个显著特点。这和昆明的地理位置有莫大关系。
首先,昆明位于云贵高原,高低温相互影响,气温变化较大。其次,昆明位于滇池等多个高原湖泊影响区域,气候调节能力受制于周围环境,所以,有雨便是冬成了一种自然现象。
通常来讲,昆明的雨季是一个非常令人向往的季节。在华夏大地一片焦灼的时候,它依然保持凉爽,这让它成为世界级避暑胜地。
在昆明,有很多“候鸟族”,从沿海城市到昆明避暑。他们来到昆明后,有的进入敬老院,有的租住民房,还有的干脆在昆明郊区投资购房,形成一个具有明显季节性特征的避暑候鸟族,为昆明经济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昆明的雨季,时短时长,今年,就感觉特别漫长。刚刚入伏,天气预报就是一个月的雨。这似乎是要考验昆明这座城市的良心——排水管道。
从2010年开始,昆明就对城市排水管道进行了系统改造,经过近7年的改造,已经减少了因为降雨而引起的交通中断情况。
还记得2013年7月19日,一场暴雨袭击昆明,造成全城交通堵塞,官渡区、西山、呈贡多个小区被淹,数千所房屋受损。在北站隧道、牛街庄隧道等地发现多辆车被淹。这一场大雨也浇醒了昆明沉睡的“良心”。
不过,昆明的城市规划是相对滞后的,导致城市交通网络虽然发达,却有众多问题。受制于环境和地域,通而不畅的问题,一直存在。
对于生活在昆明的上班族来说,交通最大的问题就在于雨天。只要遇到大雨,昆明交通必然堵塞。这就让昆明成为中国十大堵城之一。
换个角度来看,昆明的雨季也是一个充满愉快的季节。这个季节,昆明成为全国少有的低温区域,舒适度自然大大提高。
同时,这也是一个赏花的好时节。大观楼的荷花节早已上演,除了池塘里连片的荷花。公园还在多个经典设置了盆栽荷花,这不仅增加了荷花的可观赏性,也加强了与市民的交流性。所以,去大观楼除了用眼睛欣赏,还可以用手机拍摄最美的花。加上媒体和官方互动搞起了荷花摄影大赛,让观荷有了另外一种有趣的动机。
对于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来说,昆明的雨季也算是以一个考验自己味蕾的季节。
昆明周边多山区,很多县区绝大多数都是山,这就让昆明人多了一种外省人很少享受到的美味——山珍菌类。
昆明周边的玉溪、晋宁、嵩明、禄劝、呈贡等地,都有各种可食用野生菌生长,每到雨季,近百种食用菌被周边民众收集后运到市区,成为昆明市民餐桌上的一道时鲜菜。
昆明人最好的有三种菌,第一种是见手青。所谓见手青,是指用手制碰触菌子表面后,它会发生色变,这是一种菌类有毒的表现。不过,昆明人对这类菌的爱远远超过了对它的恨。当然,见手青是一个大类,有黄见手、白见手、红见手、黑见手等,但是紫色的见手青绝对不能碰,那是剧毒。
除了见手青,就是干巴菌。干巴菌菌朵小而黑,但是有异香。和青椒一起炒,拿来佐饭,爱者视之为天香。很多人,可以连续一个星期,每天都用干巴菌炒饭吃。
还有就是鸡枞。这是一种以鲜美著称的菌类。但是,由于价格较高,成为一道品味菜。只有贵客临门时才会选择。它通常是做成汤,鲜美绝伦。也可以熬成鸡枞油,一年四季都可享受。多了油象,少了点鲜味,不过做菜时加一点鸡枞油,那种美味,让舌尖跳动不止。
从山村来到昆明,再到留在昆明生活,11年的时间,总是让人有诸多感慨。四季如春的昆明,除了风景,也多了几分味道。似乎,现在,我才真正开始喜欢上了这里的生活。
食用菌,昆明人呢最爱
红见手,一种美味的菌子,微毒
还是见手青,黄见手和红见手
昆明的雨夜,有一种别样的味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