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可怜的老人住在景星街省中医院急诊科12号病床。电话是15287101971
今天晚饭时看了都市条形码。一个可怜的老人报道。
一个骨瘦嶙峋的8旬孤寡老人,独自在昆明靠修拉链为生,因租住的房子被拆迁,又生病。没有低保、没有医保。太可怜。他在向社会寻求帮助。
新闻里的联系方式没看清楚,上网查到他的电话,去医院看了他,一个人,身上都有味了。。去之前问了他是否吃过饭。到了那里都不忍心多看他或者多跟他说话,怕忍不住流泪。。。出门心头沉重。回来又搜索了下他的一些新闻(搜索昆明修拉链老人,或者昆明孙悟空爷爷)。想在熊坛发个帖子,看看还有没有热心熊友愿意帮助下这个可怜的老人。
都市条形码的视频我不会弄,估计这几天还会有持续报道。下面是我在网上搜索到的一些消息。
不知道有没有人能够给他提供住所。。。。实在不敢想象一个81岁的老爷爷露宿街头的生活。。
下面这条是最新的
“孙悟空修拉链”爷爷需要帮助
年过八旬的爷爷靠着修拉链的手艺勉强支撑着基本生活,但是现在他的房子被拆了,自己又病了住在省中医院,需要帮助!
下面这个是以前一个人写在博客里的,为他拍了照片,还采访了下这个可怜老人的情况。
他叫黄卓仁,1932年生,上海人。1952年在上海浙江路修拉链、开锁。因为修拉链没前途,1956年参加工作,进入江苏省地矿局南京市地质堪探队,1958年大跃进,白天晚上地干,有一次领导叫他高空作业,他说不安全不能去,领导一定要让他去,他去了,结果从高处掉下来,摔了腿、肩、胸,残了。可是领导却污陷,说他是破坏份子,等等(老先生乡音未改,说到激动处更是叽哩呱啦,我努力地听,尽量地问,但还有好多地方没弄清楚)。1961年6月18日,三年自然灾害,离开江苏省地矿局。1965年,支边,来到昆明。1992年,开始在这条街上摆摊修拉链。因为工伤的事情一直没弄清楚,一直没有给他一个合理的解释,他四次到北京上访,上访需要钱,所以就修拉链挣钱,等挣够了钱,还要去北京!
“原则一定要搞清楚!我不是破坏份子,我不是害人的人!”
除了上北京要钱,收了个养女也要钱,小孩花钱啊,一个月要一千块!
他一直没结婚。1993年3月13日(他对日子的记忆非常准确),有个女人,背着个小孩要钱,要到他的摊位前,他对她说:“年纪轻轻的干点儿什么不好,就知道要钱。”他正好要找裁缝,就问她要不要学,她学了十九天,学会了。他又教她的老公修拉链,教会了他,他在前面一条街也置了个摊子。这两口子当时有个才几个月大的女孩,不想要,想要男孩,他看那女孩长得像自己,就收养了她。现在女孩十五岁了,在二十八中上初二,不喜欢她的父母,但对他很好,在区里跳舞得了第一名。一直没有办下收养证来,现在她爸妈反悔了,“不过现在新的收养政策下来了,我很快就能办到收养证了。”
摆这个摊子一个月能挣三千块。
“她现在长得还像你吗?”
“像!很像!”
他家兄妹九个,都还在。有的在上海,有的在杭州,有的在无锡。
“在昆明住了那么多年,觉得昆明怎么样?”
“昆明好!气候好,人忠厚。”
下面是去年1月份昆明日报的报道
修拉链的八旬匠人想招徒传艺 手艺精湛自比“孙悟空”
在五华区庆云街,有一个“孙悟空修拉链”的摊位,摊主是81岁的老匠人黄卓仁。一口上海腔的老人手艺精湛,大家都亲热地喊他“孙悟空”、“老上海”。随着年纪的增大,老人觉得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已经修不动箱包了,所以,他想招一批学徒,免费将自己的手艺传下去。
除了手艺被人津津乐道,老人供养女上大学的事情也被邻里熟知。提起他,不少街坊邻里都竖起大拇指:“‘老上海’这个老头子不错的。”
最骄傲的事:手艺精湛 自比孙悟空
问起这“孙悟空”的由来,身形瘦弱、衣衫单薄的黄卓仁摸着花白的胡子,乐滋滋地解释:“孙悟空能吃苦,能钻研,爱动脑子,本领大啊!我也爱钻研技术,别人修不好的,我能修好、修得快。而且孙悟空这个名字好记啊。”
黄卓仁说,他是上海人,年轻时就在上海浙江路一带修拉链、开锁。后来,他进入江苏省的一家单位工作。在一次高空作业中,他从高处跌落,腿和胸部都受了伤。但他不仅没有拿到工伤补偿,还被定为破坏分子,也因此,他一直没有娶妻成家。
1992年,已经60岁的黄卓仁来到昆明,开始在景星街一带做起老本行修拉链。这一修,就是21年。这期间,黄卓仁一门心思钻研修拉链、箱包的技术,别人花10分钟修好的东西,他花四五分钟就能搞定,因为价格实惠,他的“老上海”的招牌很受欢迎。然而,不少人也跟着打出“老上海”的牌子。黄卓仁就将招牌改成“孙悟空”,从此再没人和他抢招牌,老人的生意越做越好,“生意最好时,一天能赚300多块钱,一个月下来,也能赚3000多块钱。”
最自豪的事:省吃俭用 供养女上大学
养女姗姗是黄卓仁在1993年3月13日那天从一对乞讨的夫妻手里抱来的。
当时姗姗的母亲来乞讨,他正好忙不过来要找人帮忙,就问姗姗的母亲要不要跟他学裁缝。10多天后,姗姗的母亲就学会了,接着黄卓仁又教会姗姗的父亲修拉链。在老人的帮助下,夫妻俩也摆了个帮人修修补补的摊子。
当时,姗姗两岁了,她的父母想生个男孩,家里的条件又很差,就提出想把姗姗给别人抚养。黄卓仁说,他看着女孩竟有几分像自己,就收养了姗姗。收养姗姗后,黄卓仁更节俭,他不仅改掉了自己爱喝啤酒的习惯,还经常一顿饭就是几个冷冰冰的粑粑或馒头,就着一点咸菜。
会泽人郭宝柱在庆云街一带负责运垃圾已经10多年。他每天见到老人几个冷馒头就着咸菜当伙食,实在看不下去,“‘老上海’生意很好的,好多人都站着等,但他为了女儿太节省了。”郭宝柱说,老人对自己节省,但对女儿从不吝啬,对街坊邻里也很好。有两次,他的衣服拉链坏了,找老人去修。等他付钱时,老人却一分钱也不肯收。
一直忙着修拉链的黄卓仁,只有说起养女姗姗时才会停下手里的活。“我姑娘去念大学了,读的是管理系。她还勤工俭学,到处打工,冬天到了,给我买新衣服,对我好得很。”老人非常自豪。
最迫切的事:招群徒弟 把手艺传下去
10天前,黄卓仁在摊位前竖起一块板子,上面郑重地写了一个启事:“办实事方便全市群众,特收维修拉链及箱包学徒,不收学费、不分性别、不分年龄,学徒三个月为一期。”
黄卓仁说,近两年来,他的身体越来越差,有气管炎、十二指肠溃疡,多年前的腰伤也一直隐隐作痛。“年纪大了,做不动了。尤其修箱包是个体力活。我就想招一批愿意学的人来当学徒,把技巧教给他们,能招多少招多少,让昆明市各个地方都有,方便大家。”
免费收学徒的启事摆出10天来,陆续有5个人曾表示要来学习。但这5个人都觉得只要看看就学会了,看完就离开了。这让黄卓仁有些失望。“他们不懂,修拉链、箱包,看起来简单,其实里面有很多技巧和奥秘。这就需要能吃苦、肯钻研的人,我收学徒不要钱,但是要比较努力、肯吃苦、道德品质好的,肯负责的人。”黄卓仁还说,学习3个月后,学徒如果想跟着他摆摊,他愿提供原材料和工具,但会收取一定的费用。学徒如果想自己摆摊,也不用他的原材料和工具,则不收取任何费用。
如果你想跟着黄卓仁老人学习修拉链和箱包的手艺,可以在每天下午2点至7点的时段,直接去庆云街找黄卓仁老人,也可拨打热线0871-65353000。(记者 杨建开)
为啥叫孙悟空?
“孙悟空能吃苦,能钻研,爱动脑子,本领大啊,我也爱钻研技术,别人修不好的,我能修好、修得快。而且孙悟空这个名字好记啊。”
为啥想招学徒?
“年纪大了,做不动了。尤其修箱包是个体力活。我就想免费招一批愿意学的人来当学徒,把技巧教给他们,能招多少招多少,让昆明市各个地方都有,方便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