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新主题
分享
开启左侧

网络乞丐

[复制链接]

网络乞丐

shader 发表于 2007-11-26 12:42:26 浏览:  2168 回复:  1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据说,“网络乞丐”的开山鼻祖是一个叫理查德·斯切米德的人。他曾经做了一个叫“给我一美元”的网站,目前已经累积了将近3万美元的收入。当你进入这个网站,“网络丐帮”帮主会请你寄一美元或其它国家等值货币给他,不多不少,一元就好;然后,他会给你一定的回馈,赞助者还可以在该网站的留言板上留言或推销自己的网站,只需花一美元的广告费,就可以宣传一辈子。另外他还曾传授经验说:“上网去乞讨吧!记住:只要每天讨到一美元,总有一天能成为百万富翁。”

    只要坐在电脑前点几下鼠标,敲敲键盘,就会有一笔极其可观的收入流进你的银行账户,难道世间真有此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没错,日前颇受社会关注的“网络乞讨”,就是这样一种轻易敛财的新兴职业。与在街头风餐露宿的“前辈们”不同的是,从事“网络乞讨”的“网络乞丐”们,只需通过一套电子邮件群发软件,每天向搜集到的邮件地址发送邮件,或者通过一些专门的乞讨网站留言发布乞讨信息,便可靠编造出的凄惨经历轻松赚取别人的施舍。这就是引得各方众说纷纭的“网络乞讨”!

    谁在从事网络乞讨?

  在我国,随着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加,虽然网络乞丐还没有像国外那样蔚然成风,但也开始“崭露头角”。在笔者所了解的一些国内的“乞讨网站”中,网络乞丐总体上分为三种:一是经济上确实陷入困境的人;二是好吃懒做的寄生虫;三是出于好奇偶然为之的网民。最后一种数量最多,但“流失”也最快,并不长久,因此前两种情况的“网丐”才是网上乞讨的主力军,而行乞者的身份就更为复杂了,仅看网页上的信息,就有学生、白领、公务员、无业(或待业)人员、打工仔、下岗职工等,有的甚至自称是自闭症患者。他们的留言五花八门,并且各个都声称自己是“完全真实”的。

  网络乞讨真假难辨

  现代乞讨似乎已经演变成一种生活方式,甚至变成了一种时尚。严格说来,网络乞丐与街头的乞丐音乐家之类并无很大差别,都需要一些文化功底。同时网络乞丐与传统乞丐还有一点相同之处,那就是其中也可能会掺杂经济诈骗。毕竟,大街上、地铁里的乞丐,即使面对面,也免不了是假的,更何况在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拟世界里呢!由于人们不可能直观地见到乞丐本人,网络乞丐真的是需要帮助,还是借助网络浑水摸鱼骗取钱财?说句老实话,不经过网下调查,笔者也不敢妄下断言,毕竟比起蓬头垢面型的乞丐,他们的分辨难度更大。

  行乞方式千奇百怪?

  对于这些“网上乞丐”们来说,如果没有任何人给他们捐款,网上行乞也就行不通了。那么,那些乐意捐款的人又是怎么想的呢?他们为什么愿意把自己辛苦挣来的钱随手就给了一名网上乞丐呢?

  首先乞丐要装得很可怜,以博取别人的同情心,网络乞丐也不例外。有些网站深谙此道,他们制作了许多影像文件,里头摆满了各种各样乞丐街头要饭的照片,打开喇叭,你甚至还可以听到类似“老爷太太行行好吧!赏点钱给无家可归的人,上帝会保佑你的”等让人心酸的哀求乞讨语。当你被打动献出爱心时,还可听见零钱丢在碗里当当的响声,真有点身临其境的感觉。

  有些“网络乞丐”认为写一些可怜兮兮的悲情故事,反倒容易引起网上冲浪者的反感,起到相反的效果,所以他们把自己的“乞讨网站”做得非常吸引人,定期刷新,提供“轻松、有趣”的阅读内容,还出具自己银行的存款记录,以显示每周确实有款项存入用于支付信用卡债务或学生债务的一个账户。

  与现实社会中自然形成的丐帮一样,网络乞丐也逐渐发展成一股新兴势力,比如多数乞丐网站都提供其它乞丐网的链接,就像网络上常见的色情网站一样,一旦进入某个乞丐网站,数不清的自动链接系统就会不断打开,让人仿佛进入乞丐迷宫似的,直到网上漫游者终于肯从口袋里掏点钱出来才肯罢休。

  反思

  网络乞讨是否违法

  网络只是一种交流、传播的工具,因此“乞讨网站”的出现也是正常的。由于是否进行施舍是由网民自由选择的,同时从所要求的施舍金额来看,诈骗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所以目前网络乞讨并不属于违法犯罪行为。是不是不违法的事我们就可以去做呢?我们现代人的良心又何在?无论“网络乞丐”的动机如何,是出于好玩还是炒作,这种公然对社会信用度的挑战,只会让我们本已缺乏公信的社会更加混乱。到最后,还有谁再会相信别人?当我们看到乞丐时还有谁会去施舍?我们还会去同情弱者吗?其实,并不是我们没有了同情心,而是我们实在不希望因为自己的同情心而被骗,要知道抱着一颗善良的心被骗所受到的打击,要远远比因为贪婪被骗受到的打击来得深重!
liema 发表于 2007-11-26 13:11 显示全部楼层
社会啊,社会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