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T007 app下载
+发表新主题
分享
开启左侧

泡沫越吹越大 银行信用卡“大跃进”暗藏危机

[复制链接]

泡沫越吹越大 银行信用卡“大跃进”暗藏危机

倚天 发表于 2008-4-14 21:54:53 浏览:  1465 回复:  3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去年,我国信用卡发卡量达9026万张,较上年同期增长82%。按着这个速度,2008年信用卡总数很可能突破1.5亿张。如果考虑到中国16亿人口中,仍有超过10亿在农村,这个数字就相当可怕了。  单纯相信数字是很危险的。大跃进时期“亩产一万斤”的豪言壮语虽然振奋人心,却掩盖不了三年自然灾害中,国人挨饿的事实。
  近日,上海银监局向各商业银行发文提示风险,要求商业银行完善信用卡授信管理制度,在发卡时充分考虑持卡人在他行已获得的信用卡授信总额情况,避免多家银行多头授信,导致持卡人累积信用额度过高。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到3月底,我国银行卡发卡量已超过15亿张。在辉煌的数字背后是大量的水分,有业内人士透露,至少有1/4的银行卡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更有不计其数的卡在激活后不久即宣告作废。
  其中,“信用卡”水分最大,一人多卡、睡眠卡等现象在国内愈演愈烈;银行业者一方面“亏本圈地”,一方面把泡沫越吹越大。
  信用卡“大跃进”
  在一家事业单位做文秘的付小姐不知不觉中已经拥有了10张信用卡,“有的卡并不是自己主动去申请的,银行会自动送上门来,卡越多越容易控制不住消费,每次刷卡时没感觉,还款时才觉得钱不够用,有时还要向同事借钱”。
  实际上,目前一人拥有多张信用卡的情况已经非常普遍。较早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目前一人拥有2到3张信用卡的比例已经达到了50%,其中有1%的人手中信用卡超过了8张。
  数据显示,2003年年中,中国国内仅有300万张信用卡,截至2007年年中,国内信用卡数量已经达到4300多万张了。去年,我国信用卡发卡量达9026万张,较上年增长82%。按这个速度,2008年信用卡总数很可能突破1.5亿张。如果考虑到中国16亿人口中,仍有超过10亿在农村,这个数字就相当可怕了。
  根据上海银监局对5家信用卡中心5个工作日核发的30.4万张信用卡进行的调查,属多头授信的占发卡总数的34%。持卡人持有的信用卡张数越多,其获得的授信总额也越高。
  在信用卡泛滥的同时,信用卡的“信用”问题却让人担忧。上海某大学的赵老师,2006年底收到了单位发放的一张信用卡,由于平时并不使用,一直没有开卡。到今年初,她发现累计欠款已经超过了500元。后来才知道,即使信用卡不开卡也是有年费的,而这年费一旦没有按时还款,将按复利收取利息。
  滥发信用卡的另一个结果就是催生了大量“卡奴”。理财专家表示,从理财的角度看,拥有太多的信用卡并不是一个好习惯,一般情况下持有一到两张信用卡就足够了,因为“养卡”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一张信用卡光年费就要几十元至几百元不等,虽然现在多数信用卡都规定在一年内消费几次就可免年费,但是卡多了就难以管理,难免会有疏漏,甚至有些是遗漏还款,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另外,卡太多也很容易造成消费过度,到头来无力还款,变成“卡奴”。
  根据上海银监局公布的受理信访投诉情况显示,在2007年信用卡已经成为市民投诉最多的一项业务,占到投诉总量的16.13%。
  银行的“亏本”生意
  俗话说,“亏本的买卖没人做”,但银行从业者们正以“圈地”的名义反其道而行之。
  信用卡是上世纪70年代末进入中国的,虽然起步较晚,但在中国跑马圈地速度惊人。为了争抢信用卡市场,各家银行都使出浑身解数,只看数量不重质量。发卡部门甚至以赠送“小礼品”来吸引客户。有的银行员工每年还被摊派销售数十张银行卡,只得求朋友帮忙,每一个朋友都办有多张信用卡。朋友们碍于情面,只得办理,随后再将这些无用的卡注销。
  业内人士透露,一般银行的普通信用卡每张卡成本在100元以上,部分银行支付给外包发卡公司的费用甚至比成本还高。除收取年费、透支利息和商户手续费外,每张卡每年刷卡额在1万元以上才能维持成本。此外,如果维持一家信用卡中心的正常运作,投入包括系统成本、人工成本、广告宣传、营销投入,还有风险资金成本,这些投入往往要达到上亿元甚至要几亿元。
  业内人士指出,按国际惯例,信用卡业务一般要三到五年才能盈利,发卡100万张就能够盈利。但在中国市场,一家银行如果没有300万张活卡,很难盈利。
  2005年,招商银行在发行信用卡3年后实现盈亏平衡。但更多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很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都将面临亏损。
  从2007年已披露的年报看,各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在去年都有快速发展。研究学者认为,大量发卡在国内只是近几年的事,风险往往有一个滞后期。在当前通胀压力较大、股市被“拦腰斩”、房价高企的情况下,尤其要防止信用卡业务的风险。
  专家指出,从美国次贷危机来看,一旦个人还款能力出现问题或经济发生较大波动,房贷等个人消费贷款的偿还风险,就有可能传递到信用卡业务中。特别是国内的信用卡业务收费还存在某些不合理:利息支付比国外高;一旦现金透支在前,就不能再获得透支消费免息,持卡人的负担较重。
  信用卡“危机”或将到来
  面对越吹越大的信用卡泡沫,政府主管部门正通过风险提示的办法来化解风险。
  上海银监局最近要求,商业银行应完善信用卡授信管理制度,在发卡时充分考虑持卡人在他行已获得的信用卡授信总额情况,避免多家银行多头授信导致持卡人累积信用额度过高,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据悉,上海银监局近日接到多起信访投诉,反映某些持有多家银行信用卡的持卡人,由于信用额度远远超出还款能力而导致无力还款,银行资金面临损失风险。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主管部门第一次提示风险。2007年9月,针对大学生用卡透支无力偿还问题,上海银监局就要求银行严格审查大学生发卡资格。
  2006年,银监会已经对滥发信用卡说“不”,特别下发了《关于加强银行卡发卡业务风险管理的通知》。要求信用卡发卡机构应加强发卡源头的风险控制,对信用卡申请人进行严格的身份核定和信用审查;要慎重选择发卡营销外包服务商,并严格管理与发卡营销外包服务商之间的外包关系,明确双方责权利。
  对于这些通知和提醒,专家指出,由于缺乏约束力,很多商业银行在执行政策上大打折扣,信用卡业务的风险正在累积。
  记者发现,目前虽然大多数商业银行都清楚信用卡可能产生的危机,但却没有一家商业银行真正采取措施,防范未来可能产生的信用卡支付危机。
Qoo 发表于 2008-4-14 22:15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nrl007 发表于 2008-4-14 23:35 显示全部楼层
B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yyss 发表于 2008-4-14 23:45 显示全部楼层
我办卡的原则:卡的可透支额一定要小于我的月收入。出现入不敷出就麻烦了。
到目前为止,只有一张牡丹卡,但也使用了快10年了。以前办卡信用审批相当麻烦啊。

[ 本帖最后由 yyss 于 2008-4-14 23:4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