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又哭又嚷要买玩具” 妈妈当街踹打 被批“太狠” 心理专家:健全人格从小培养律师:是否犯法看伤情 
9 月 13 日,在新西南广场旁,一名女子正在踹地上的孩子 网友 @ 花小怂 供图 昨日,网友@花小怂 发微博称,9月13日晚上7点左右,在新西南广场上,一名女子暴打自己的儿子,并叫嚷着:“我不要你了,你去死吧!”在孩子的头砸在地上后,女子独自离开。当小孩追上女子并跪地求她别走时,再次遭到女子暴打。在配图中,一名年轻女子的脚正踹向一名约4岁的小男孩。截至昨日下午4点,该微博被网友及凤凰网等知名媒体官方微博转发200余次。微博回复中,声讨打人女子的网友占了多数。同时,孩子犯错后父母是否该打孩子的话题,也成为网友们争论的焦点。 目击:确有妈妈当街打孩子 昨日上午10点,在人民中路的新西南广场旁一条巷道内,街道两旁的商户已开始营业。当记者问及一孩子被打的事情时,商户李老板说,13日晚上7点40分左右,他突然听到一声小孩撕心裂肺的哭喊。出来一看,他立刻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只见一名不到30岁的女子,正用一只脚将一名小孩踩在脚下,另一只脚则猛烈地踹着小孩的身体。而此时,小孩只是紧紧地抱着该女子,一直哇哇哭着。在附近上班的李先生说,在广场上殴打小孩近10分钟后,女子甩开小孩,一个人离开了。可不到一分钟,女子又冲了回来,手上还提着一根竹棍,见到孩子就立马打了上去。 新西南广场的一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事发当晚,女子和孩子在逛到儿童玩具区时,孩子看着柜台上的玩具不愿离开,还向女子提出买玩具的要求。“那个小孩还是调皮的,又哭又嚷,女的拉了好几次都不走。”在拉劝孩子无果后,该女子便自行离开。 “她在大街上打娃娃的时候,有好多人围观,还有很多人上去劝,都没用。”李先生说,当时很多围观的人上前劝阻女子,却被女子指着鼻子骂了回来,“当时那个女的说,‘我是娃娃的妈,这娃娃调皮得很,不收拾下,难道由着他的脾气来?你们不要管我们的事’。” 网友@花小怂 说,当看到孩子被打的惨状后,她拨打了110。在面对警察时,女子表示自己是孩子的母亲。

面对围观人群的劝阻,女子说:“关你们什么事!” 网友:遇到熊孩子,打不打? @花小怂 的微博一经发出,便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在该微博的回复中,声讨母亲动手打人的占了大多数。对于孩子犯错后,父母是否该打孩子成为网友们争论的焦点。 网友@向日葵一样的笑脸1 说:“作为母亲不应该这样没有道理。如果孩子犯错,应该用其他的方法,不应该像这样,这样只会给孩子带来阴影。在做之前,先换位思考,考虑考虑孩子的感受。” 网友@巴尔巴格沙 则表示:“虐童!在国外够关好几年顺便剥夺监护权了!” 但同时,也有部分网友表示,对于特别调皮的孩子,作为父母,也有说不出的苦衷。 网友@永别的三十岁 就说:“熊孩子气人的时候是真气人,恨不得当时打死。但是过后是真后悔。不过下次孩子气人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唉,不是爹妈没这种感觉啊!” 网友王小姐在看到该微博后表示很无奈。她说,在看到微博后,确实很愤怒。但是,我们更应该去思考父母在教育孩子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这个孩子的调皮,不可能是一天形成的。”她说。
心理专家 培养孩子健全人格 应该从小做起 “在大庭广众之下,把孩子打成这样,已经违背了整个社会的认知。”心路明心理咨询机构的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刘海涛表示,即使孩子非常调皮,也与大人的教育缺失存在紧密关联。刘海涛说,孩子向家长索要物品,并达到耍赖的程度,可能是由于长时间的溺爱所致。如果该名女子确是孩子的母亲,那么她应该注重自己的情绪调整,增加自身的自控能力,更应该加强与孩子的沟通。“ 针对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当街暴打孩子”的情况,刘海涛提醒广大父母,培养一个孩子健全的人格,应该从小做起。0-6岁是孩子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极端的教育手段和溺爱,都可能引发孩子的人格障碍。 律师说法 父母打孩子是否犯法 分三种情况定性 云南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凌云律师事务所律师周昌发表示,针对父母打孩子的现象,从法律上定性,可分为3种情况,来判定父母是否触犯法律。 1在出于管教意图的前提下,父母对孩子进行体罚,在未构成孩子身体受伤的情况下,并不构成犯罪;2如果对孩子体罚严重,但不构成轻伤、重伤标准,公安机关或社区有义务对其父母进行批评教育,甚至可以以“故意殴打他人”进行治安处罚。而小孩作为独立的个体,也享有基本的公民权和生命安全权;3倘若家长将孩子殴打致轻伤或重伤,则涉嫌“故意伤害罪”,此时打人的父母就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同时,如果家长长期对孩子进行殴打,存在家庭暴力,将可能涉嫌虐待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