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新主题
分享
开启左侧

毛泽东时代十大“炫富神器”:时尚青年有标配

[复制链接]

毛泽东时代十大“炫富神器”:时尚青年有标配

文青皮卡丘 发表于 2013-8-11 14:20:13 浏览:  3481 回复:  6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朔曾说:“文革时社会大乱……经常看到某帅哥穿回力神气地出去了,回来光着脚,鞋让人扒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回力鞋和马桶包是中国时尚青年的标配。里面穿件白净的假领子,外面穿绿军装,是最标准的男人打扮


图说:绿军装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包括工人、农民、教师、干部、知识分子,人人爱穿军装,个个爱戴军帽,是当时最为时髦的衣服。在改革开放的头两年仍然十分流行,基本上是人手一件,通常不带领章、帽徽。最流行的穿法是要在军装口袋上别个五角星。




图说:回力鞋

  回力是中国最早的时尚胶底鞋品牌。在20世纪70年代,回力鞋几乎就是运动休闲鞋类的唯一象征;相比解放鞋而言,它简洁鲜明的设计在那个同质化的时代显得卓尔不凡。到80年代时,拥有一双回力鞋在青少年中已经是相当牛的潮人标志。

  王朔曾说:“‘文革’时社会秩序大乱,这款鞋和军帽一样是小流氓抢劫的主要目标。经常看到某帅哥穿着‘回力’神气地出去了,回来光着脚,鞋让人扒了。”

  穿“回力”固然可以抖“俏”,但和戴军帽一样,危险系数也跟着陡增,从某种意义上说,“回力”是一款能让孩子的神气感和恐惧感同时迸发的球鞋。



图说:军大衣

  20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很多不发达地区,当兵是年轻人仅次于考大学的出路,一身戎装也成为很多人的向往。尤其是在那个满街蓝灰色的年代,绿军装似乎也是一种时尚。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既时髦又保暖的军大衣也流行开来,这种风潮甚至延续到了90年代,在高校尤甚,直到被皮夹克、羽绒服取代。

  直到如今,军大衣仍不时可见,许多景点也延续了出租军大衣的服务。军大衣,解放鞋和军挎,对于今天40岁以上的人来说,意味着抹不掉的记忆。




图说:白球鞋

  白球鞋是指八十年代流行的白帆布的球鞋,这种球鞋磨损度是很高的,橡胶底的,也很薄,更没有弹性和保护作用了。可在那个年代的小孩子看来,白球鞋,黄书包,还有红领巾,就是时尚和标志。

  由此还派生出来白鞋粉之类的东西,刷上以后,球鞋就会越发白的刺眼。这样雪白雪白的球鞋,是不会舍得拿来踢球的,通常在学校举办运动会的时候,就会看见一排排的白晃晃的球鞋整齐的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白光。


图说:白边懒

  “布鞋土,皮鞋洋;白边懒汉是流氓!”——60年代文革时期曾风行北京街头巷尾的顺口溜。

  那时候,大部分家庭特别是孩子都是穿自己家做的布鞋,而且各家手艺不同,样式土不能与“内联升”的品牌布鞋相提并论。而穿皮鞋更是凤毛麟角,那种“洋范儿”不是寻常百姓能消费起的。所以“白边懒”在当时是既时髦又便宜的物件,而且被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所追捧后成了那些人的一种标志;什么“阿飞头、白边懒、军大氅”正是那些人极具典型的特点。

  “白边懒汉”说白了,就是一种白塑料底子布面的布鞋,沿白塑料底子有一圈双层白布边儿,黑春风呢面儿或者黑条绒面儿;俗称“白边懒”。这“白边懒”四块多钱一双,由于这鞋当时属于流行款式,所以不论什么地方销售都会排起长长的队伍。




图说:马桶包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上海知青走遍大江南北的脚步,一只只小小的马桶包也随之风靡全国。男知青大翻领、肩背马桶包英俊潇洒;女知青学生装、蓝裤子、“懂经鞋”,单肩斜挎马桶包则更是风情万种。马桶包是时髦的装束,虽区区三四元,对一家有六七个兄弟姐妹的知青也只能 “望包兴叹”。

  马桶包是一种人造革制作的旅行包,有的用帆布或格子布制作。这种用带子收口的包包,质地好,款式新,形同马桶、呈圆柱状,故称之马桶包。




图说:三角巾

  现在气候变暖,冬天戴帽子的少了。那时侯不行,一到冬天,几乎人人头上都顶着个“三块瓦”帽子,很时髦的,特暖和。再配上一件黄大衣,那才叫帅啊,简直就是身份的象征!

  一般人是没有的,他们往往穿一件很厚的大棉袄,两手往袖子里一抄,手就不觉冷。妇女穿的棉袄一般是“右大袱”,纽扣是线绳结的那种,

  早晨起床,她们会用手沾上水或唾沫在头上抹几下,使头发显得油亮一些,出门前,拿个三角巾往头上一围,倒也标致致的。


图说:羊剪绒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羊剪绒帽子、大拉毛围巾、军大衣、进口蛤蟆镜一度是北京时尚。

  羊剪绒就是剪了一刀羊绒后余下的羊毛连皮,经过防腐处理,再染色加工成羊剪绒制品,为一种高档的消费品,在国际市场上也被列为“软黄金”之称。用它制成的各种生活用品,,被国际毛皮专家誉为“四季温情”。



图说:三接头

  三接头是我人民解放军为军官、士官所配发的制式皮鞋。在相当长的一个阶段,中国军队只有一定级别的军官才配发这种皮鞋,三接头是军官皮的经典款式。在以前的年代,如果老百姓有一双三接头那么相当如今的人穿意大利名牌皮鞋一样荣耀。

  由于该鞋用三截儿皮革缝制,故而得名“三接头”。


图说:假领子

  上世纪70年代,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还比较贫困,收入少,供应紧张。人们穷则思变,假领子应运而生,风行一时。

  假领子其实是真领子,但它不是一件真正的内衣服装,只是一件领子而已。假领子又不完全只是领子,它还有前襟、后片、扣子、扣眼,但只保留了内衣上部的少半截,穿在外衣里面,以假乱真,露出的衣领部分完全与衬衣相同。

  里面穿了件又白又净的假领子,外面穿件绿军装或中山装,再将风纪扣一扣,那可是那个时代最标准的男人打扮。




tctom 发表于 2013-8-11 22:48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齐地 发表于 2013-8-12 11:36 显示全部楼层
没赶上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朝露 发表于 2013-8-12 13:02 显示全部楼层
LZ得闲总结哈这个时代呢十大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oo 发表于 2013-8-13 11:43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哼哼手机 发表于 2013-8-22 14:05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最后一个“假领子”,真心觉得她妈的 虚荣~~~!!!

穷么,MGB就不要穿嘛。要面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专用车厂家 发表于 2013-8-22 14:18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