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机时代普及 了解游戏机历史和所谓的次时代
本帖最后由 Me小宝 于 2013-7-21 18:28 编辑1.第一游戏世代(1972-1977年):婴儿时期
电子游戏的诞生的时代。1972年,雅达利(Atari)公司发售了一种平台式大型游戏机《乒乓(PONG)》,该游戏机风靡全美。同年,世界上第一部用“电视”玩的电子游戏诞生了,Magnavox Odyssey是世界上第一部电视游戏机。
游戏界的祖师爷
2.第二游戏世代(1976-1983年):萌芽时代
这一世代基本上是一款主机的代表世代,也就是雅达利2600。从高潮到溃败,这款主机只用了7年时间,这里就不赘述了。
3.第三游戏世代(1983-1987年):第一个黄金时代 没错,电子游戏的第一个黄金世代来临!任天堂的FC(红白机,美国叫做NES)诞生了。这款游戏机带来了先进的游戏开发理念和革命性游戏技术。使其成为电视游戏真正鼻祖。尤其是在中国地区,许多玩家就是因此而认识和喜欢上了游戏机,而日本地区的各家厂商为了与其抗衡以惊人的速度推出游戏主机, 光是一年就推出了近十三种主机,但不论是价格/游戏数量/可玩性都无法与任天堂抗衡。许多的游戏至今依然脍炙人口。在中国,仍然有许多地方生产这款游戏机和游戏。即使以现今的眼光来看,当时的游戏可玩性仍然很高。 同时期推出的还有世嘉的SG-1000以及雅达利的7800,不过基本上都被任天堂的这款传奇游戏主机死死压制。第三个游戏世代毫无疑问是红白机的天下。
大家最熟悉的主机,当然国内的基本都是“山寨货”,正版红白机现在收藏价值超高
雅达利7800,当然现在是见不到了
4.第四游戏世代(1987-1994年):百家争鸣,群雄逐鹿 1987年,NEC联合Hudson推出了PC-Engine。这是第一部可加装CD-ROM的游戏机,引起日本游戏业对PC-Engine的高度注目。同年,SEGA公司在日本推出Mega Drive(MD,美国称Genesis)。1989年1月9日该主机在纽约和洛杉矶上市,建议零售价为US$200。1989年9月15日该主机在全美上市,售价为190美元。由于当时美国游戏市场已经基本被任天堂垄断,SEGA决定开拓较高年龄层的新玩家族群,推出了大量以成年玩家为对象的游戏。
估计不少80后见过这款MD,标志性的圆
反观任天堂,1987至1988年间,FC丰厚的收入让任天堂对于开发次世代主机毫无兴趣。然而,PC-Engine和MD的市场佔有率节节攀升迫使任天堂不得不开始投入16位主机Super Famicom(SFC,超级红白机)的开发。SFC在设计上最大的特点就是採用了两颗GPU。 SFC最初预定于1989年7月发售,其后数度延期。不过由于任天堂有大批游戏厂商(第三方)的支持,SFC虽然姍姍来迟,却依然是日本玩家最关注的主机。在SFC发售之前,任天堂已经接到了150万部的订单。11月21日当天,东京街头的各电器店充满了排队等候SFC的人群,很多家长为了能给孩子买部主机而翘班排队,庞大的人流甚至严重影响了东京的交通。1991年8月13日,任天堂在美国推出了将SFC重新设计的Super Nintendo Entertainment System(SNES)。可惜SNES的上市时间实在太晚,当时MD已经在美国建立了足够庞大的群眾基础。SNES发售第一年就被MD轻易击败。任天堂势力的削弱也为其后PlayStation轻易佔领美国市场提供了契机。
SFC,在国内普及率也颇高
SFC上市后,SEGA与任天堂的竞争进入白热化。1992年,SEGA得到了北美55%的市场佔有率;1993年,SEGA家用游戏机业务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顶峰,市场佔有率高达65% 在日本地区,随著日本的泡沫经济在此世代崩溃,前一个世代各家厂商勇于投入大量资金,无视风险的抢占游戏机市场的盛况也不再復见,渐渐演变成数家大厂对峙的局面(本世代为任天堂/SEGA/NEC)。
5.第五游戏世代(1994-2002):形势明朗
1992年, SEGA将该主机定名为“SEGA Saturn (SS,土星)”—太阳系的第六颗行星,代表SEGA的第六部主机。在主机发售前一个月,首批20万部SS几乎已经被全部预订一空,首发当日15万部主机迅速售罄。
世嘉土星,不得不说造型很好看
1993年,任天堂和Sony开始合作研发次时代主机,然而在研发期间,任天堂和Sony在游戏的储存媒体上发生了严重冲突,Sony提出应该用CD光碟来做游戏的储存媒体,因为光碟储存容量大,成本低,方便轻巧,而任天堂坚持使用卡带,认为卡带读取速度更快。双方争执很大,最后,任天堂单方面终止了合作。这无疑激怒了Sony,为了不让成型的產品付诸东流,Sony决定独自将“PlayStation计划”进行下去,Sony可能也没有想到,这个决定将会改变整个家用游戏机的发展进程。
PS,神话的开始
1994年12月3日, PlayStation(PS)正式发售。秋叶原等地出现了数百人排队购买的浩大场面,首批出货的10万部在中午前被抢购一空,甚至连Sony社长大贺典雄的孙子都不得不空手而归。在两大重量级游戏厂商Square与Enix宣佈将携巨作《Final FantasyVII》与《Dragon Quest VII》离开任天堂,投奔PS后,引起日本游戏界的骨牌效应,众多知名游戏软体厂商纷纷加盟,PS主机上开始逐渐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1996年6月23日,Nintendo 64(任天堂64,简称N64)虽然比SS和PS晚了一年半在日本上市,但是有著雄厚根基的任天堂依然得到了玩家的广泛支持,N64在日本的首卖规模比PS和SS强大得多,首批50万部主机只用了10天时间就已售罄。1996年9月30日,N64在北美上市后同样大获成功。人们对于在游戏机市场上垄断了十年的任天堂依然信心十足,N64似乎比PS和SS更受欢迎。
N64和那标志性的手柄
1994年底,SEGA Saturn在日本总共卖出了50万部,销售成绩超过了同一时期的PlayStation。1995年5月7日,Sony与SEGA同时宣佈PS和SS销量超过100万部,两大32位主机的竞争进入白热化状态。
然而在美国市场,SEGA却没有继承MD的市场优势。美版SS的价格比PS高100美元,实际性能却不及PS(SS在2D图像的描绘确实优于PS,但当代市场主流为大量即时运算的3D模组,这方面PS主机确实略胜一筹)。1995年SEGA与Sony狂打价格战,SEGA以微弱的优势领先,然而SS的造价比PS高,到了1996年之后,SEGA再也无法承受巨大的成本压力,SS在美国和日本全线溃败,代表了PlayStation的胜出。
6.第六游戏世代(1998-2006):一枝独秀
DC在发售之前,SEGA已经拿到了50万部的订单,然而SEGA的生產合作伙伴NEC却碰上了严重的生產问题。由于图形晶片的生產速度跟不上,DC在日本的首批出货只有15万部。1999年9月9日,DC在美国上市,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当天就卖出了22.5万部。
2000年3月4日,PS2的发售引起了新一轮的抢购热潮。东京秋叶原电器街甚至出现了5000余人的长队,排在队首的几人则在四天前就已经搭好了帐篷,狂热度令人叹为观止。最后Sony再次创造了业界的神话:三天内PS2总计销量达到了98万部,成为有史以来销量速度最快的电视游戏主机。PS2在日本地区的首发出货量为115万部,超过了当年的初代PS主机。但由于市场需求量极为庞大,最终还是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价格炒作现象也开始在eBay等拍卖网站上蔓延,许多PS2被以数倍于官方零售价的价格拍卖,即便如此,照价买单的玩家依然大有人在。而PS2主机选用DVD作为标準的资料载体,也被认为是加速了DVD推广的其中一项原因。
怀念那个时代吗?主机=PS2,掌机=GBA,再没有其他纷争,多么美好的时光呀
1999年3月3日,在Sony公开PS2的第二天,任天堂与松下(Panasonic)共同召开记者招待会,宣佈了新一代游戏机Nintendo GameCube(NGC)的开发,并宣佈其性能规格将会在PS2之上。然后NGC的首发游戏阵容太过薄弱,NGC首批出货共有45万部,而首週之内只卖出了30万部,与其他主机普遍存在的缺货现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NGC的仓促上阵不仅没有起到压制PS2的作用,反而让任天堂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NGC的美版首发又很不幸地遇到了Xbox这个强劲的对手,结果其在北美的首批销量为46.9万部,比Xbox少了将近10万部。游戏阵容薄弱,这是NGC从发售日起就从未跳脱的窘境。在Xbox的《Halo 2》发售后,NGC在欧美被 Xbox远远拋在了身后。
NGC其实有许多在当时看来相当优秀的游戏,可惜被机器限制了
2001年11月15日,微软发布了Xbox游戏主机。虽然Xbox在美国上市时,PS2的全球销量已经突破了2000万部,然而来势汹汹的Xbox依然令人畏惧。微软在纽约和旧金山举办了盛大的Xbox午夜首卖活动,比尔盖兹亲临纽约时代广场,并将第一部Xbox递给期待已久的玩家。
我自己都还珍藏了一台 哈哈哈 有要买的可以联系我 成色基本全新哦
截至1999年2月,Dreamcast在日本的总销量为90万部,未能达到当初预计的100万部。其后在《Final Fantasy VII》等PS大作的冲击下,缺乏软件支持的DC 开始呈现颓势。进入2000年,随著PS2的上市,DC在日本和美国全面溃退。2001年3月,SEGA宣佈DC停產,并彻底退出主机市场。
7.第七主机世代(2005-今):三足鼎立
2005年11月22日,微软在美国推出了Xbox 360游戏机,第七世代战争的帷幕由Xbox 360率先掀起。在这领先其它次世代游戏机发行的一年中,Xbox 360成功的佔有大量的游戏机市场。但是Xbox 360领先的销量不只是因为比另外两部游戏机早发行,较第六世代大幅进步的高画质游戏画面也是吸引玩家购买的主因。这一些因素使得Xbox 360比第一代Xbox更受到玩家的欢迎。
本世代最成功的主机之一
但是从第五世代以来称霸游戏机界达十年的Sony可就没有那麼顺遂了。2005年5月,Sony正式发表PlayStation 3(PS3),并在E3展上展出,同时宣布将在2006年春天发售。不过在接近发售日时,却由于Blu-ray蓝光光碟与HDMI的规格制定问题,重新宣布发售日期延后到2006年11月。2006年11月11日,Sony终于推出了PlayStation 3游戏机。一开始PS3气势如虹,日本首批的10万部以及北美的40万部立刻被抢购一空,在北美还发生排队购买PS3而推挤受伤以及持枪抢劫PS3的事件。不过由于PS3主打的是家庭多媒体游戏机平臺,使用的Cell处理器以及为了高画质影音需求而使用的Blu-ray Disc的成本都非常高昂,所以功能虽然堪称是所有主机中最丰富者,但售价也是第世代的游戏机中最高者。
号称“模拟地球”的PS3,虽然前期不给力,但是凭借机能的强劲,后期(比如现在)经历了大爆发
而PS3的销售热况在没多久后就被晚PS3几天发售的Wii给吹熄了。任天堂刚开始对这部发售后引发全球轰动的体感式游戏机非常低调。2006年11月19日,任天堂在美国率先推出了Wii游戏机,引发了比PS3更热烈且更长久的抢购热潮。Wii的硬体性能比Xbox 360及PS3弱上许多,但成本是三个之中最低的。而Wii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独特的动作感应控制器Wii Remote,Wii能识别出使用Wii Remote的玩家所做出的动作,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游戏方式。而Wii的这种全新的体感操作使得很多非传统玩家(女性和中老年人)都开始游玩游戏机,让任天堂开创了全新的市场,成为此世代销量最佳的家用游戏机。
统治世界的Wii
8.第八游戏世代(2012-):未来就在眼前
很多人还没反应过来,其实我们一只脚已经跨进次世代了。没错,随着2012年末任天堂Wii U主机的发售,第八个游戏主机世代已经正式降临。但是许多玩家似乎不买账,认为这Wii U不论是机器本身还是游戏,似乎都达不到次世代标准。那,大家可就要好好等待PS4和Xbox one了哦。
至于PC游戏,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的存在。PC游戏是没有世代这个说法的,或者说PC每天都是一个新世代。因为PC的硬件和主机不同,是每天都在更新换代的,所以PC是不存在“世代”的说法的。
以前可以打一天黄卡乐而不疲现在 除了画面好看到底有多少可玩性
貌似我 打 MD和SS也是很厉害可以打2天不睡觉 80后玩家都懂呢下篇 是否为掌机发展史 webmast742 发表于 2013-7-23 16: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80后玩家都懂呢下篇 是否为掌机发展史
恩 你可以来写下掌机或者自己的游戏机经理 游戏版块欢迎你哈 {:3_102:}{:3_102:} 从FC开始到PS2全都玩过…… 后面的基本提不起兴趣来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