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空气质量监测首次出现重度污染之后,被一些市民称为昆明“史上最脏”天气。尽管昆明市环保局称,类似的极端数值出现与大气稳定性较强、污染物无法排除有关,但这并没有打消市民对昆明空气质量的担心:重度污染的出现是否会成为昆明空气质量监测史上的转折点?昆明引以为傲的空气质量是否从此走下坡路? 昨日昆明空气质量反弹好转 昨天,记者再次登录昆明市空气质量信息发布系统,相比15号的监测数据,昨天7个监测站点的空气质量情况均有了好转。记者首先注意到了连续两天出现重度污染的碧鸡广场点,昨日12时的AQI指数为112,级别为三级(轻度污染)。而在15号下午5点出现重度污染的龙泉镇监测点,昨日12时的AQI指数同样下降了不少,为85,污染级别降低到二级(空气质量为良)。而其他监测点的情况也有了好转,其中呈贡新城、西山森林公园、金鼎山和关上4个监测点的AQI指数均在100以下,空气质量从前一天的轻度污染转为了良。 从昆明市近三天的空气质量监测情况来看,污染最严重的情况出现在4月14日。其中,碧鸡广场的AQI指数在4月14日当天达到了峰值,日均值达241;到4月15日,碧鸡广场的日均值下降为159,全天的污染级别也从重度下降到了中度;到昨日下午4点,碧鸡广场的指数为93,空气质量也达到了良好标准。 “转晴了空气质量就会上升” 在重度污染情况出现之后,昆明市环保局的相关负责人将主要原因归结到了天气因素上:由于这几天昆明阴雨天气持续时间比较长,导致悬浮在空气中的污染物不容易扩散,在持续堆积的情况下造成AQI指数增加。但对于市民来说,昆明首次出现重度污染究竟意味着什么? 云南省环境科学院的一位专家表示:“对于昆明来说,虽然从监测数据上出现了重度污染的情况,但这并不意味着昆明目前的空气质量会对健康产生比较严重的危害,包括市民自身也可以感觉到,昆明的空气还算过得去。” 市民关心的另一个问题是,今后昆明市出现重度污染的天气情况是否会成为常态呢?“目前来说,我们的监测设备还没有办法预测未来的空气质量。不过从前几天的监测分析来看,昆明之所以出现空气质量重度污染,和近段时间以来的天气情况有很大关系,若昆明的天气恢复晴朗状态,空气质量也会恢复到以往的状态,市民可以正常出行,不必过多地担心。”云南省环境科学院的相关专家表示。 在之前的采访中,昆明市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杨建也纠正了日常生活中人们容易对空气质量产生的误区。“很多市民认为早上起来感觉空气清新,但实际上真实情况并非如此。之所以或造成这样的错觉,是由于早上的空气湿度大,湿润了人体的呼吸道,感觉上认为空气质量好。”按照杨建的解释,下午6点的空气因为经过一天的光合作用,大气中的氧含量达到最大值,此时进行锻炼的话对人的身体健康最为有益。 知识贴士
AQI指数是如何测出来的? 说到AQI(空气质量指数),直到2012年12月市民们才初次接触到这一概念。而在此之前,反映和评价空气质量均由API(空气污染指数)表示。昆明市环保局监测处处长刘川告诉记者,AQI虽然名字上看更“斯文”了,从“污染指数”变成了“质量指数”,但其要求却更为严格——在API的基础上增加了细颗粒物(PM2.5)、臭氧(O3)、一氧化碳(CO)3种污染物指标,发布频次也从每天一次变成每小时一次。“目前,AQI监测的污染物共有六项,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一氧化碳和臭氧。” AQI指数是如何监测出来的呢?昆明市环境监测中心的工程人员介绍,AQI计算与评价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对照各项污染物的分级浓度限值,以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臭氧(O3)、一氧化碳(CO)等各项污染物的实测浓度值(其中PM2.5、PM10为24小时平均浓度)分别计算得出空气质量分指数(简称IAQI);第二步是从各项污染物的IAQI中选择最大值确定为AQI,当AQI大于50时将IAQI最大的污染物确定为首要污染物。“简言之,AQI就是各项污染物的空气质量分指数(IAQI)中的最大值,当AQI大于50时对应的污染物即为首要污染物。” 刘川说,AQI在API的基础上强调了“调整”、“收严”等内容,调整了污染物项目及限值,增设了PM2.5平均浓度限值和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同时还收紧了PM10、NO2等污染物的浓度限值。比如PM10年均值由过去的100ug/m3调整到了70ug/m3,限值降低了将近一倍,收严了监测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这样一来,虽然空气质量和原来是一样的,但表述方式不一样,表面看上去以为是空气质量比原来差了,但其实是标准更严格了的缘故。” AQI指数是如何分级的? 在去年颁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中,国家对AQI指数不同级别的影响和建议作出了相关的指引:空气污染指数在101—150的话,级别为三级,对应空气质量类别为轻度污染,在这种情况下,对污染物比较敏感的人群,比如老人或者小孩、有呼吸道疾病或者心脏病的患者就要多注意了,应尽量减少体力消耗大的户外活动,但对健康人群是没有明显影响的;当空气污染指数在151—200之间,级别为四级,对应空气质量类别为中度污染,此时几乎会对每个人的健康都会有危害,而其中以敏感性人群(呼吸道疾病、皮肤敏感)最为显著;当空气污染指数高达201—300,级别为五级,对应空气质量类别为重度污染,会对每个人的健康都产生比较严重的危害,应适当减少此刻的室外活动,特别是老人、小孩、呼吸道疾病和心脏病患者应该尽量留在室内;当空气污染指数大于300的,对应空气质量类别为严重污染,所有人的健康都是会受到严重危害的,除了有特殊需要的人群外,都应该不要留在室外。 记者走访龙泉镇附近:商家一天扫4次灰 4月15日,龙泉镇监测点监测出重度污染情况。据了解,该监测点设在霖雨桥附近,这几天以来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是否感受到空气里的变化了呢? 昨日下午3点40分钟,霖雨桥附近路段车辆繁多,记者走在一段林荫小路上,发现树叶上有薄薄的一层细小灰尘。住在附近的周先生说:“现在灰尘这么大,空气怎么好得了?我在这里呆了几十年,从前有绿色田地,水也是透亮的,现在到处不是拆迁就是建楼,你看哪里还能看见一点绿色?车越来越多,尾气更多,说了也没有用,空气质量好不好是明摆着的事。”另外两名从穿金路来这边散步的市民同样觉得这边空气质量差得很,“前两天电视和报纸不都在报道空气污染的事儿吗?不是这两天差,一直都是这样啊!到处修修建建,车来车往,怎么能好呢?现在门都不怎么敢出了,广场上那些锻炼的人都不见了!”其中一位还说,穿金路那边空气质量比这边还要差,灰更多,这边的树还看得见一点绿色,穿金路那边的树早就被灰尘埋没了。 记者来到盘龙江边的春之城小区门口,在彩票售票点工作的冯朦告诉记者,她两年前来昆明打工,觉得这边的空气好,但是最近由于小区附近工地比较多,早晨起来经常被风沙眯到眼睛,她说:“别看我们的店面在河边上,还有树遮挡,但是几乎每天都要打扫三四遍的灰,要不然顾客来了都会嫌脏。”当提及昆明空气质量检测情况时,冯朦表示这几天都在关注相关的报道,看到龙泉镇污染指数如此高,非常担心,希望通过媒体提倡市民绿色出行,尽量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同样居住在该小区的吴敏表示,一到晚上,附近施工现场的“大黄疯”就会频繁进出,导致尘土飞扬,家里几乎不能开窗。 应对举措盘龙区环保局:
已成立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 究竟是何原因导致了该区域污染程度较为严重?罪魁祸首到底是建筑施工还是汽车尾气?对此,盘龙区环保局表示,原因有三个方面:该区域交通主干道金色大道距离龙泉镇大气自动监测站直线距离仅200米左右,来往车辆流量较大,而监测点处于昆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另一方面,该监测点周边空气中PM2.5在21:00至次日上午8:00之间出现突然升高态势,拉高了PM2.5的日平均浓度,存在浓度和时间的变化规律,夜间21:00以后,大型车辆和渣土车通行量大,扬尘和汽车尾气排放剧增,从而导致空气质量指数陡增。其工作人员还表示,该区域空气污染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扬尘和汽车尾气,加之近期气象因素,天阴降温,气压下降,空气不易稀释扩散,PM10、PM2.5和二氧化氮等有机污染物在局部区域内聚集所致。 对此,盘龙区环保部门表示将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目前盘龙区政府已成立盘龙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区住建局将加大对建筑施工工地的监管,要求工地现场必须设置扬尘防治措施,拆迁场地内必须设置沉淀池、建设洒水降尘装置。区环保局要求施工单位在日常洒水降尘的基础上,对场地内路面进行全面硬化,监管大气监测点的建筑工地,减少夜间施工行为。同时,区城管综合执法局和金辰街道办事处加大对金色大道沿线道路的洒水作业频次,特别是夜间增加洒水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