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新主题
分享
开启左侧

南昌首试"二次过街"模式 冀破解"中国式过马路"

[复制链接]

南昌首试"二次过街"模式 冀破解"中国式过马路"

guojun3162 发表于 2013-4-12 14:22:12 浏览:  1901 回复:  0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二次过街”方式最早由英国提出并实施,目前广泛应用于欧洲国家。与普通的“一次过街”(即行人、非机动车在一个红绿灯周期内完成横穿道路)相比,“二次过街”是在人行横道上设置行人安全岛,把人行横道分为两部分,使行人分两次横穿道路。姜涛 摄
  据《南昌晚报》报道,南昌市相关部门日前首次尝试“二次过街”模式,意在缓解“中国式过马路”带来的交通拥堵难题。11日,记者在试点路段青山湖大道一十字路口看到,该路段斑马线上设置有柱桩隔离带,留出“安全岛”以满足行人、非机动车“二次过街”。
  “二次过街”方式最早由英国提出并实施,目前广泛应用于欧洲国家。与普通的“一次过街”(即行人、非机动车在一个红绿灯周期内完成横穿道路)相比,“二次过街”是在人行横道上设置行人安全岛,把人行横道分为两部分,使行人分两次横穿道路。
  “二次过街”的优点在于:一是缩短每次过街长度,减少行人滞留在机动车道内的概率,减少与机动车的冲突;二是提供安全驻足空间,尤其对老人、孩子等行动不便的人来说很实用;三是减少平均过街延误时间,增加过街机会,减少闯红灯概率;四是充分利用信号配时,节省时空资源,提高人、车通行效率。四是充分利用信号配时,节省时空资源,提高人、车通行效率。



  11日,记者在试点路段青山湖大道一十字路口看到,该路段斑马线上设置有柱桩隔离带,留出“安全岛”以满足行人、非机动车“二次过街”。姜涛 摄



  记者通过观察发现,该路口人流量相对较小,看起来并无起到实质作用。在采访中,不少过路市民也表示并不了解“二次过街”模式。姜涛 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