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大工程为美丽云南添新绿 森林覆盖率提高55%以上
到2015年:新造林3000万亩以上、陡坡地生态治理400万亩、改造中低产林200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5%以上记者日前从省林业厅了解到,为了给美丽云南添绿,我省“添绿”行动瞄准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着力实施8大生态工程。预计到2015年,全省新造林3000万亩以上,完成陡坡地生态治理400万亩,改造中低产林200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5%以上。春回大地,以今年造林650万亩为目标,育苗、整地、打塘的“添绿”行动已在云岭山乡展开。据悉,实施陡坡地生态治理、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城乡绿化、强化江河流域综合治理、实施好天保二期工程以及推进低效林改造、抓好石漠化治理、发展农村能源建设8大生态工程今年已全面启动。据悉,我省将用10年时间完成1000万亩滇东生态脆弱区、滇西南高山峡谷区、边疆民族贫困区等区域25度以上陡坡地生态治理,今年治理好80万亩,走出“人下山、树上山”的有效途径。以就地、近地、迁地保护等方式保护生物多样性,拯救和保护云南境内分布的112种极小种群野生动植物,恢复湿地植被和汇水区植被各200万亩,让全省80%的天然湿地正常吐纳。加强城市生态建设,构建绿色和谐城市,力争用10年时间对全省13449个行政村进行绿化美化,建成1000个绿化示范村,营造“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美丽乡村。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低效林改造打造保持水土、护坡护岸、涵养水源的森林生态廊道。加大天然林管护和公益林建设力度,为荒山荒坡再披绿装。大力培育木本油料林、竹林、珍贵用材林等商品林基地,改造后林地综合产值力争提高50%以上,让绿色经济真正成为强林富民的金钥匙。我省为全面启动的65个重点石漠化综合治理县量身订制治理规划,恢复和增加石漠化地区林草植被覆盖,到2020年石漠化治理区植被覆盖率提高15%。进一步推广农村沼气和节柴改灶,降低森林资源低价值消耗,让山乡天蓝山绿。记者 张炯雪 张锐(云南日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