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昆明黄俊 于 2013-3-31 02:03 编辑
1.北宋末年,金兵犯境。岳家有儿名飞,一身浩然正气,欲报国。母亲欣然,放针于灶,待针热,于岳飞背部刺字曰:“love 精忠报国 ......''岳飞卒,原因疼。(话说岳母还是个非主流文字控呢)
2.金兵犯宋,岳飞投军。临行前,岳母在他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字以示鼓舞。妻子英莲见状,满眼含泪的接过钢针,在大字下刻下一行小字: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十八岁的哥哥呀细听我小英莲,哪怕你一去呀千万里呀,哪怕你十年八载呀不回还,只要你不把我英莲忘呀,等待你胸佩红花呀回家转,哎,巴扎嘿!
最终岳飞因破伤风 皮肤感染 失血过多,未能从军。。。。其妻甚喜(得给她有个140字限制啊)
3岳母拿起毛衣针,在他健硕的后背刺上了龙飞凤舞、遒劲有力的四个大字:“有房有车”。
4.说起字,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岳母刺字,我考考你,岳母刺的是什么字?
台下有人说:我知道,我知道,四个字,精忠报国!
错,岳母赐字赐的应该是七个字:对我女儿好一点
5.金兵犯宋
岳飞投军
临行前
岳母在他背上刺下平【精忠报国】四字
以示鼓舞
妻子英莲见状
满眼含泪地接过钢针
在【精忠报国】下刻下一行小字
【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十八岁的哥哥呀细听我小英莲,哪怕你一去呀千万里呀,哪怕你十年八载呀不回还,只要你不把我英莲忘呀,等待你胸佩红花呀回家转,嘿,巴扎嘿。。。。】
岳飞,享年十八岁。
6.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岳飞
岳母刺字投军抗辽。不久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
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临行前,姚太夫人把岳飞叫到跟前,说:"现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
"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
姚太夫人听了儿子的回答,十分满意,"精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永远铭记在心。
岳飞解开上衣,露出瘦瘦的脊背,请母亲下针。
姚太夫人问:"孩子,针刺是很痛的,你怕吗?"
岳飞说:"母亲,小小钢针算不了什么,如果连针都怕,怎么去前线打仗!"
姚太夫人先在岳飞背上写了字,然后用绣花针刺了起来。刺完之后,岳母又涂上醋墨。
“OK!岳母舒了一口气:这样就洗不掉了。”
第二天,征兵办负责人提到了关于对入伍青年仪容的要求——有染发、纹眉、纹身、打鼻孔等青年将不能入伍,岳飞回家种田,over。
|
|
|
|
|